漢語詞典 > 詞語
漢語詞語拼音 漢語解釋

木鐸

拼音: mù duó
注音:ㄇㄨˋ ㄉㄨㄛˊ
詞性:
結構: 其他
近義詞:
反義詞:
詞語解釋
1.銅質的大鈴鐺,以木為舌。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時,巡行振鳴以引起眾人注意?!吨芏Y·天官·小宰》:“徇以木鐸?!编嵭?注:“古者將有新令,必奮木鐸以警眾,使明聽也……文事奮木鐸,武事奮金鐸?!薄吨芏Y·地官·鄉(xiāng)師》:“凡四時之征令有常者,以木鐸徇以市朝。”宋 蘇軾《元祐三年春貼子詞·皇帝閣》之一:“藹藹龍旂色,瑯瑯木鐸音?!鼻?鄒容《革命軍》第四章:“自古司 東亞 文化之木鐸者,實惟我皇漢民族焉。”
2.是指宣揚教化的人?!墩撜Z·八佾》:“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
引證解釋

⒈ 以木為舌的大鈴,銅質。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時,巡行振鳴以引起眾人注意。

《周禮·天官·小宰》:“徇以木鐸。”
鄭玄注:“古者將有新令,必奮木鐸以警眾,使明聽也……文事奮木鐸,武事奮金鐸?!?br/>《周禮·地官·鄉(xiāng)師》:“凡四時之征令有常者,以木鐸徇以市朝。”
宋蘇軾《元祐三年春貼子詞·皇帝閣》之一:“藹藹龍旂色,瑯瑯木鐸音?!?br/>清鄒容《革命軍》第四章:“自古司東亞文化之木鐸者,實惟我皇漢民族焉?!?/span>

⒉ 以喻宣揚教化的人。

《論語·八佾》:“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

國語詞典

金口木舌的銅鈴,古代施政教振召集群眾所用。

網絡解釋

木鐸 (起源于夏商的一種響器)

  • 木鐸是鐸的一種。中國古代用以警眾的響器。流行于全國大部分地區(qū)。鐸大約起源于夏商,是一種以金屬為框的響器,也可以說就是一種銅質的鈴鐺,形如鐃、鉦,體腔內有舌可搖擊發(fā)聲。舌分銅制與木制兩種,銅舌者為金鐸,木舌者即為木鐸。如唐賈公彥解釋《周禮·天官·小宰》“徇以木鐸”時說:“鐸,皆以金為之,以木為舌則曰木鐸,以金為舌則曰金鐸也。”
  • 木鐸 (漢語詞匯)

  • 木鐸(mù duó):(1).以木為舌的大鈴,銅質。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時,巡行振鳴以引起眾人注意。
  • (2).比喻宣揚教化的人。
  • 收藏 菜單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