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詞典 > 詞語
漢語詞語拼音 漢語解釋

于氐根

拼音: yú dī gēn
注音:ㄩˊ ㄉ一 ㄍㄣ
詞性:
結(jié)構(gòu): 其他
近義詞:
反義詞:
詞語解釋
指漢末一支農(nóng)民起義軍首領(lǐng)的稱號。
引證解釋

⒈ 指漢末一支農(nóng)民起義軍首領(lǐng)的稱號。

《后漢書·朱儁傳》:“黃巾賊后,復有黑山、黃龍、白波、左校、郭大賢、于氐根 ……并起山谷閒,不可勝數(shù)。其大聲者稱雷公,騎白馬者為張白騎,輕便者言飛燕,多髭者號于氐根,大眼者為大目,如此稱號,各有所因?!?br/>李賢注:“《左氏傳》曰:‘于思于思,棄甲復來?!?杜預注云:‘于思,多鬚之貌也。’”

國語詞典
網(wǎng)絡解釋

于氐根

  • 于羝根 :
  • yú dī ɡēn
  • 指漢末一支農(nóng)民起義軍首領(lǐng)的稱號。
  • 《三國志》記載如下:黑山、黃巾諸帥,本非冠蓋,自相號字,其饒須者則自稱于羝根。意思是,“于羝根”是黃巾軍或黑山賊的一個將領(lǐng),“于羝根”非其真名。由于他的胡子相互纏繞,所以他自稱“ 于羝根”
  • 收藏 菜單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