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斷dǎduàn
(1)[interrupt;cut short]∶使某一活動(語音、思緒、行動)中斷
打斷談話
打斷他說的話
(2)[break]∶[身體上某一部分的] 骨折斷
這一擊打斷了他的手臂
【】⒈ 使物體折裂;使活動停止。
引魯迅《吶喊·孔乙己》:“要是不偷,怎么會打斷腿?”
趙樹理《張來興》:“雖說他的話常被人打斷,可是斷斷續(xù)續(xù)總算把老張師傅的為人講明了?!?/span>
⒉ 判決;處理。
引《京本通俗小說·菩薩蠻》:“次日郡王將封簡子去臨安府,即將可常、新荷量輕打斷?!?br/>《警世通言·皂角林大王假形》:“趙再理授廣州新會知縣……到得本縣,眾官相賀。第一日謁廟行香,第二日交割牌印,第三日打斷公事。”
⒊ 宋代鼓曲名。
引宋吳曾《能改齋漫錄·事始一》:“崇寧、大觀以來,內(nèi)外街市鼓笛拍板,名曰‘打斷’。至政和初,有旨立賞錢五百千;若用鼓板改作北曲子,并著北服之類,并禁止支賞。其后民間不廢鼓板之戲,第改名‘太平鼓’?!?/span>
判決、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