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詞典 > 詞語
漢語詞語拼音 漢語解釋

霸下

拼音: bà xià
注音:ㄅㄚˋ ㄒ一ㄚˋ
詞性:
結構: 其他
近義詞:
反義詞:
詞語解釋
石碑下龜趺。傳說為龍九子之一﹐螭頭龜足﹐好負重。www.
引證解釋

⒈ 石碑下龜趺。傳說為龍九子之一,螭頭龜足,好負重。 明沉德符《野獲編·內(nèi)閣一·龍子》:“長沙李文正公在閣, 孝宗忽下御札,問龍生九子之詳。參見“贔屭”。

文正對云……霸下好負重,今為碑碣石趺。”
清褚人穫《堅瓠十集·龍九子》:“龍生九子不成龍,各有所好……六曰霸下,好負重,碑座獸是?!?/span>

國語詞典
網(wǎng)絡解釋

霸下 (中國古代神獸)

  • 霸下,又名赑屃、龜趺、填下、龍龜?shù)?,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神獸,為鱗蟲之長瑞獸龍之九子第六子,樣子似龜,喜歡負重,碑下龜是也。霸下是長壽和吉祥的象征。它總是奮力地向前昂著頭,四只腳頑強地撐著,努力地向前走,并且總是不停步。
  • 霸下的形象其原形可能為斑鱉,霸下和龜十分相似,但細看卻有差異,霸下有一排牙齒,而龜類卻沒有,霸下和龜類在背甲上甲片的數(shù)目和形狀也有差異。
  • 《堅瓠集》云:“一曰赑屃【避戲】。形似龜。好負重。今石碑下龜趺是也。”在上古時代的中國傳說中,霸下常背起三山五岳來興風作浪。后被夏禹收服,為夏禹立下不少汗馬功勞。治水成功后,夏禹就把它的功績,讓它自己背起,故中國的石碑多由它背起的。
  • 收藏 菜單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