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詞典 > 詞語
漢語詞語拼音 漢語解釋

蚱蟬

拼音: zhà chán
注音:ㄓㄚˋ ㄔㄢˊ
詞性:
結(jié)構(gòu): 其他
近義詞:
反義詞:
詞語解釋
動物名。昆蟲綱蟬科。體長約四公分,色黑,翅膀透明。夏天早上始鳴,其聲直而長。喜歡棲息在橘子樹上。m.
引證解釋

⒈ 蟬的一種。體大,色黑,有光澤,翅透明,鳴聲直而長。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蟲三·蚱蟬》:“夏月始鳴,大而色黑者,蚱蟬也。又曰蝒,曰馬蜩。

《豳》詩‘五月鳴蜩’者是也?!?/span>

國語詞典

動物名。昆蟲綱蟬科。體長約四公分,色黑,翅膀透明。夏天早上始鳴,其聲直而長。喜歡棲息在橘子樹上。

網(wǎng)絡(luò)解釋

蚱蟬 (昆蟲)

  • 異名:鳴蜩、馬蜩、蟧、鳴蟬、秋蟬、蜘蟟、蚱蟟和知了等等。黑蚱 ,雄蟲體長而寬大,長4.4~4.8厘米,翅展12.5厘米,雌蟲稍短;黑色,有光澤。頭部橫寬,中央向下凹陷,顏面頂端及側(cè)緣淡黃褐色。復(fù)眼1對,大而橫寬,呈淡黃褐色;單眼3個,位于復(fù)眼中央,排列呈三角形。觸角短小,位于復(fù)眼前方。
  • 收藏 菜單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