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詞典 > 詞語
漢語詞語拼音 漢語解釋

楷法

拼音: kǎi fǎ
注音:ㄎㄞˇ ㄈㄚˇ
詞性:
結構: 其他
近義詞:
反義詞:
詞語解釋
1.典范;法則。 2.猶效法。 3.楷書之法。【】
引證解釋

⒈ 典范;法則。

《晉書·隱逸傳·辛謐》:“謐少有志尚,博學善屬文,工草隸書,為時楷法?!?br/>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慕賢》:“有丁覘者, 洪亭民耳,頗善屬文,殊工草隸……軍府輕賤,多未之重,恥令子弟以為楷法。”
《明史·隱逸傳·楊恒》:“恒性醇篤……家無儋石,而臨財甚介,鄉(xiāng)人奉為楷法焉?!?/span>

⒉ 猶效法。

《南史·柳世隆傳》:“司馬公所為,后生楷法,吾豈能止之哉。”

⒊ 楷書之法。

《晉書·衛(wèi)恒傳》:“上谷王次仲,始作楷法?!?br/>清陳康祺《郎潛紀聞》卷三:“﹝蔣衡﹞工詩、古文,其《書法論》一篇,尤為講楷法者所宗尚?!?br/>《花月痕》第四七回:“﹝李稷﹞又開了幾處學堂,教二十歲下兵丁,都要讀些史書,熟些核算,工些楷法?!?/span>

國語詞典

效法的典范。

網絡解釋

楷法

  • 楷法(kǎi fǎ)ㄎㄞˇ ㄈㄚˇ,.典范;法則之意,出自《晉書·隱逸傳·辛謐》
  • 收藏 菜單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