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比喻兇惡殘忍者的聲音。
引《左傳·文公元年》:“且是人也,蠭目而豺聲,忍人也?!?br/>《史記·秦始皇本紀(jì)》:“秦王為人,蜂準(zhǔn),長(zhǎng)目,鷙鳥膺,豺聲,少恩而虎狼心,居約易出人下,得志亦輕食人?!?br/>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yǔ)·識(shí)鑒》:“潘陽(yáng)仲見王敦小時(shí),謂曰:‘君蜂目已露,但豺聲未振耳。必能食人,亦當(dāng)為人所食。’”
⒉ 指兇殘的人。
引唐崔致遠(yuǎn)《出師后告辭狀》:“頃煩豹略,佇滅豺聲?!?/span>
比喻惡人的聲音兇猛如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