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謂回復到原來的淳厚樸實的狀態(tài)。
引《梁書·明山賓傳》:“處士阮孝緒聞之,嘆曰:‘此言足使還淳反樸,激薄停澆矣。’”
《陳書·宣帝紀》:“而還淳反樸,其道靡階,雍熙盛美,莫云能致?!?br/>唐李咸用《和友人<喜相遇>》之七:“還淳反樸已難期,依德依仁敢暫違?!?br/>同“還淳反樸”。 《太平廣記》卷一六五引唐高彥休《高闕史·鄭澣》:“僕嘗病澆態(tài)訛俗,驕侈自奉,思得以還淳反樸,敦厚風俗?!?/span>
回復到人原來樸實、淳厚的本性?!读簳矶撸魃劫e傳》:「處士阮孝緒聞之,嘆曰:『此言足使還淳反樸,激薄停澆矣。』」《太平廣記.卷一六五.鄭濣》:「仆嘗病澆態(tài)訛俗,驕侈自奉,思得以還淳反樸,敦厚風俗。」也作「還淳返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