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理bùlǐ
(1)[do not bother about;ignore]∶置于不顧,不理睬
別不理他,要幫助他
(2)[pay no attention to]∶不理會(huì),不在乎,不當(dāng)一回事
我才不理這些閑話呢
【】⒈ 猶言不利,不順。
引《孟子·盡心下》:“稽大不理於口。”
趙岐注:“為眾口所訕。理,賴(lài)也?!?br/>焦循正義:“不理於口,猶云不利於人口也?!?br/>楊伯峻譯注:“‘理’字亦可訓(xùn)‘順’,則‘不理於口’猶言‘不順於人口’?!?/span>
⒉ 謂不治理公務(wù)。
引《后漢書(shū)·胡廣傳》:“故京師諺曰:‘萬(wàn)事不理問(wèn)伯始?!?br/>《南史·謝朏傳》:“朏居郡,每不理,常務(wù)聚歛,眾頗譏之,亦不屑也。”
⒊ 理不清。
引漢張衡《思玄賦》:“私湛憂而深懷兮,思繽紛而不理?!?br/>晉陸機(jī)《文賦》:“方天機(jī)之駿利,夫何紛而不理?”
⒋ 不理睬。
引元無(wú)名氏《抱妝盒》第四折:“寡人若究起前事,又怕傷損我先帝盛德,如今姑置不理?!?br/>《紅樓夢(mèng)》第二八回:“寶玉見(jiàn)他不理,只得陪笑?!?br/>茅盾《子夜》十二:“徐曼麗那邊,你得拉緊些,好叫老趙一直疑心她,一直不理她。”
不理會(huì)。
如:「不理正務(w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