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詞典 > 詞語
漢語詞語拼音 漢語解釋

臘鼓

拼音: là gǔ
注音:ㄌㄚˋ ㄍㄨˇ
詞性:
結構: 其他
近義詞:
反義詞:
詞語解釋
1.古人于臘日或臘前一日擊鼓驅疫﹐因有是名。 2.泛指歲末或春來的信息。
引證解釋

⒈ 古人于臘日或臘前一日擊鼓驅疫,因有是名。

《呂氏春秋·季冬》“命有司大儺旁磔” 漢高誘注:“今人臘歲前一日擊鼓驅疫,謂之逐除?!?br/>南朝梁宗懔《荊楚歲時記》:“十二月八日為臘日,諺語:臘鼓鳴,春草生。村人竝擊細腰鼓,戴胡頭,及作金剛力士以逐疫?!?/span>

⒉ 泛指歲末或春來的信息。

唐韓翃《送崔秀才赴上元兼省叔父》詩:“寒塘斂暮雪,臘鼓迎春早?!?br/>寧調元《海上次韻答天梅》:“殘雪未消成臘鼓,新元彈指過黃龍?!?/span>

國語詞典

古人常在臘日或臘前一日擊鼓,以趕走不祥的疫鬼,祈求平安。

網絡解釋

臘鼓

  • 臘鼓,因于每年臘月祭儺驅疫時敲奏,故稱。在民間有兩種形制,南北朝時,多為細腰型鼓。此風俗可追溯到先秦時期。至宋代,臘鼓也成為乞錢者用鼓。
  • 收藏 菜單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