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詞典 > 詞語
漢語詞語拼音 漢語解釋

曹魏

拼音: cáo wèi
注音:ㄘㄠˊ ㄨㄟˋ
詞性:
結(jié)構(gòu): 其他
近義詞:
反義詞:
詞語解釋
1.朝代名。即三國魏。因系曹氏所建,故后稱曹魏,以別于拓跋魏。 2.指《詩.國風(fēng)》中的《曹風(fēng)》﹑《魏風(fēng)》。
引證解釋

⒈ 朝代名。即三國魏。因系曹氏所建,故后稱曹魏,以別于拓跋魏。

《舊唐書·地理志一》:“曹魏之時(shí),三分鼎峙?!?br/>明王逢《趙善長山水》詩:“隱若赤壁壘,勢壓曹魏邦?!?/span>

⒉ 指《詩·國風(fēng)》中的《曹風(fēng)》、《魏風(fēng)》。

《后漢書·王充王符等傳論》:“斯《曹》《魏》之刺,所以明乎《國風(fēng)》?!?/span>

國語詞典

朝代名。(西元220~265)?即三國魏,因曹氏所建,故稱為「曹魏」。以別于拓跋魏而言。

網(wǎng)絡(luò)解釋

曹魏 (三國時(shí)期政權(quán))

  • 魏國(213年5月 —266年2月4日)是三國時(shí)期割據(jù)政權(quán)之一,后世史家多稱曹魏,由于之后的北魏被稱作“后魏”,故曹魏也稱為“前魏”或者“先魏”,是三國之中最強(qiáng)大的國家。
  •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逐鹿,曹操在軍閥混戰(zhàn)中,勢力逐漸增強(qiáng),并且控制了東漢朝廷,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礎(chǔ)。曹操受封魏公時(shí),治所在東漢時(shí)期魏郡所在地的鄴,因此漢獻(xiàn)帝封他為“魏公”、“魏王”,因此國號為“魏”。延康元年(220年),曹丕逼迫漢獻(xiàn)帝禪讓,正式取代漢王朝,建立曹魏,定都洛陽,至咸熙二年(265年),司馬炎篡魏,改國號為晉,曹魏滅亡。
  • 由于曹魏在三國中占據(jù)中原地區(qū),國力遠(yuǎn)勝于蜀漢和東吳。曹魏一朝,最重要的改革有陳群的九品中正制,對兩晉南北朝的政治產(chǎn)生深遠(yuǎn)影響。在疆域上繼承了東漢在西域的統(tǒng)治,設(shè)立西域長史府進(jìn)行管理,在毌丘儉征伐高句麗后將朝鮮半島北部并入了版圖,南部諸州大致以秦嶺淮河與蜀、吳為界。公元263年,攻滅蜀漢將益州和南中納入版圖,曹魏國土約達(dá)四百萬平方公里。
  • 收藏 菜單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