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斫刀和大斧。腰斬、砍頭的刑具。
引《荀子·樂論》:“且樂者,先王之所以飾喜也;軍旅鈇鉞者,先王之所以飾怒也?!?br/>《漢書·戾太子劉據(jù)傳》:“忠臣竭誠不顧鈇鉞之誅以陳其愚,志在匡君安社稷也?!?br/>顏師古注:“鈇,所以斫人,如今莝刀也?!?br/>宋蘇軾《上韓丞相論災(zāi)傷手實書》:“疏遠小臣,腰領(lǐng)不足以薦鈇鉞?!?br/>清魏源《默觚上·學篇八》:“是故君子不賞而民勸,不怒而民威於鈇鉞?!?/span>
⒉ 泛指刑戮。
引《南史·何尚之傳》:“﹝范曄﹞宜出為廣州,若在內(nèi)釁成,不得不加以鈇鉞。”
《西游記》第二五回:“徒弟,這和尚是出家人,不可用刀槍,不可加鈇鉞?!?br/>清洪昇《長生殿·獻飯》:“誰肯再甘心鈇鉞,來奏君王。”
⒊ 指帝王賜予的專征專殺之權(quán)。
引《禮記·王制》:“諸侯賜弓矢,然后征。賜鈇鉞,然后殺?!?br/>孔穎達疏:“賜鈇鉞者,謂上公九命得賜鈇鉞,然后鄰國臣弒君、子殺父者,得專討之。”
唐韓愈《送汴州監(jiān)軍俱文珍序》:“有弓矢鈇鉞之權(quán),皆國之元臣?!?br/>清王夫之《讀四書大全說·孟子·離婁上篇十二》:“文王當商命未改之時,猶然受商之鈇鉞以專征。”
⒋ 借指將軍幕府。
引唐喻鳧《秋日將歸長安留別王尚書》詩:“清晨鈇鉞內(nèi),只獻白云吟?!?/span>
⒌ 星名。
引《晉書·天文志上》:“參十星,一曰參伐,一曰大辰,一曰天市,一曰鈇鉞,主斬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