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徭役yáoyì
[corvee;forced labour] 古時官府向人民攤派的無償勞動
()⒈ 古代官方規(guī)定的平民(主要是農民)成年男子在一定時期內或特殊情況下所承擔的一定數量的無償社會勞動。一般有力役、軍役和雜役。歷代以來,繁多而苛嚴。
引《韓非子·備內》:“徭役少則民安,民安則下無重權,下無重權則權勢滅,權勢滅則德在上矣?!?br/>三國魏曹植《諫伐遼東表》:“臣以為當今之務,在於省徭役,薄賦斂,勸農桑。三者既備,然后令伊管之臣得施其術,孫吳之將得奮其力。”
唐陳子昂《為喬補闕論突厥表》:“當時燕齊海岱,贏糧給費,徭役煩苦,人以不堪?!?br/>宋司馬光《勸農札子》:“今農夫苦身勞力,惡衣糲食,以殖百穀,賦斂萃焉,徭役出焉?!?br/>郭沫若《我想起了陳勝吳廣》詩:“秦始皇便要筑下萬里長城,使天下的農夫都為徭役奔忙。”
⒉ 指服勞役的人。
引《漢書·項籍傳》:“異時諸侯吏卒徭役屯戍過秦中,秦中遇之多亡狀?!?/span>
⒊ 謂服勞役。
引南朝宋劉鑠《代青青河畔草》詩:“良人久徭役,耿介終昏旦?!?/span>
舊時官府指派成年男子義務性的勞役,包括修城、鋪路、防衛(wèi)鄉(xiāng)里、戍守邊疆等工作。漢.鼌錯〈論貴粟疏〉:「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給徭役,……四時之間,無日休息。」《后漢書.卷四九.王符傳》:「圣人深知力者民之本,國之基也。故務省徭役,使之愛日?!挂沧鳌競缫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