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流行在新疆·吐魯番、焉耆和庫車一帶的語言。分焉耆與龜茲(庫車)兩種方言,差別較大。前者曾稱“吐火羅語A”,后者曾稱“吐火羅語B”。屬印歐語系Centum(Kentum)支派。文字使用婆羅米字母斜體。20世紀初以來,在我國新疆·吐魯番、焉耆、庫車等地發(fā)現(xiàn)了此語言的文獻,多屬7-8世紀,對印歐語歷史比較語言學(xué)研究有重要意義。
古代流行在新疆吐魯番 、焉耆和庫車一帶的語言。分焉耆與龜茲 (庫車 )兩種方言,差別較大。前者曾稱“吐火羅語A”,后者曾稱“吐火羅語B”。屬印歐語系Centum(Kentum)支派。文字使用婆羅米字母斜體。20世紀初以來,在我國新疆吐魯番 、焉耆 、庫車等地發(fā)現(xiàn)了此語言的文獻,多屬7-8世紀,對印歐語歷史比較語言學(xué)研究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