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后因以“槱薪”比喻國家選拔賢才。
引《詩·大雅·棫樸》:“芃芃棫樸,薪之槱之。”毛傳:“興也……山木茂盛,萬民得而薪之;賢人眾多,國家得用蕃興?!?br/>南朝宋謝莊《求賢表》:“考績之風載泰,槱薪之歌克昌。”明吾丘瑞《運甓記·藩府賀正》:“但喜槱薪能得士,待看驅(qū)策佐明廷?!?/span>
別人正在搜
騰訊云 新老同享118元/年 2核2G4M300G月流量
阿里云 新老同享99元/年 2核2G3M帶寬不限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