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詞典 > 詞語
漢語詞語拼音 漢語解釋

卍字

拼音: wàn zì
注音:ㄨㄢˋ ㄗˋ
詞性:
結構: 其他
近義詞:
反義詞:
詞語解釋
卍,音“萬”梵語“swastika”
引證解釋

⒈ 亦作“卐字”。

⒉ 即卍。

唐實叉難陀譯本《華嚴經·如來十身相海品》:“卐字相輪,以為莊嚴,放大光明,普照法界?!?br/>《無量義經·德行品》:“額廣鼻脩面門開,胸表卍字師子臆。”
《法苑珠林》卷四:“開卍字於胸前,躡千輪於足下?!?/span>

⒊ 呈“卍”狀之事物。

宋洪邁《夷堅丁志·蔡相骨字》:“又開棺改殮,皮肉消□(化)已盡,獨心骨上隱起一卍字?!?br/>清黃景仁《點絳唇·雨霽》詞:“淡月微云,作出春宵景。斜還整,斷無人處,卍字闌干影?!?/span>

國語詞典
網絡解釋

卍字

  • 卍(卐)字是在佛像及佛教文物中常見的符號,是佛陀三十二種大人相之一,據《長阿含經》說,它是第十六種大人相,位在佛的胸前。又《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卷六說,是佛陀的第八十種好相,位于胸前。《十地經論》十二卷說,在悉達多未成佛時,胸臆間即有功德莊嚴金剛“卍”字相。《方廣大莊嚴經》卷三說,佛的頭發(fā)有五個“卍”字相?!队胁颗我s事》第二十九卷說,佛的腰間也有“卍”字相?!洞蟀闳艚洝返谌侔耸痪碚f,佛的手足及胸臆之前都有“卍”字。
  • 收藏 菜單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