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溯流”。
逆著水流方向。
順著水勢。
⒈ 亦作“溯流”。
⒉ 逆著水流方向。
引《后漢書·列女傳·姜詩妻》:“母好飲江水,水去舍六七里,妻常泝流而汲?!?br/>《太平廣記》卷三二八引唐薛用弱《集異記·陳導(dǎo)》:“唐陳導(dǎo)者, 豫章人也,以商賈為業(yè)。 龍朔中,乃泛舟之楚,夜泊江浦。見一舟泝流而來,亦宿于此。”
明沉德符《野獲編·河漕·宣大二鎮(zhèn)漕河》:“又自懷來運(yùn)米三十石,溯流而上。”
清黃輔辰《戴經(jīng)堂日鈔·咸豐三年七月初十日》:“前聞逆船千餘,自南京泝流西上。”
峻青《秋色賦·獅峰月夜》:“我沿著小溪,溯流而上,向著山谷的深處走去?!?/span>
⒊ 順著水勢。
引《警世通言·拗相公飲恨半山堂》:“荊公不用官船,微服而行,駕一小艇,由黃河泝流而下?!?/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