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分班出巡警戒人員在預定的時間和地點會齊巡邏,稱“會哨”。
引明唐順之《公移·牌》:“請嚴督三處領水兵官整備船艦,晝夜緊守三門,勤勤會哨以防春汛?!?br/>清魏源《圣武記》卷十四:“中國之師船,茍無海賊之警,即終年停泊,雖有出巡會哨之文,皆潛泊於近嶴內(nèi)島無人之地。”
劉篤慶《把敵人擠出蒲閣寨》:“沒多久,把敵人的維持區(qū)擠得由三十里縮小到五里以內(nèi),同三交據(jù)點的會哨也不得不停止?!?/span>
⒉ 指巡查人員定時會齊。
引《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一百回:“每天晚上,各廠的委員、司事都輪班查夜,就是總辦、提調(diào)也每夜輪流著到處稽查;到半夜時,都在公務廳會齊一次,叫做‘會哨’?!?/span>
相鄰的派出所、分駐所、分局,各派出巡邏警力,于雙方預先約定的時日,到達轄區(qū)某一鄰接的地點見面,互相交換轄內(nèi)治安的狀況與情報,以消滅治安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