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古俗,用艾蒿扎草人懸門上,以除邪氣。
引南朝梁宗懔《荊楚歲時記》:“五月五日……採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
宋蘇軾《元祐三年端午貼子詞·皇太妃閣》之五:“仁孝自應(yīng)禳百沴,艾人桃印本無功。”
宋陸游《新暑書事》詩:“艾人當(dāng)戶佳時過,筒黍堆盤舊俗非?!?/span>
⒉ 年長的人。
引清方文《宋儒李文定祠》詩:“艾人相與言,輒稱李夫子?!?/span>
用艾草編結(jié)成的人形。舊俗于端年節(jié)懸掛在門上,用以避邪除毒。見南朝梁.宗懔《荊楚歲時記.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