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詞典 > 詞語
漢語詞語拼音 漢語解釋

腔調

拼音: qiāng diào
注音:ㄑ一ㄤ ㄉ一ㄠˋ
詞性: 名詞
結構: 其他
近義詞: 音調 聲調
反義詞:
詞語解釋

腔調qiāngdiào

(1)[tune]∶指音樂、歌曲或戲曲中成系統(tǒng)的曲調子

腔調韻味極像梅蘭芳唱的

(2)[style]∶指詩詞文章的聲律格調

安排腔調

(3)[accent;intonation]∶口音,語調。指說話的聲音、語氣;亦指人動作的模樣

山東腔調

【好工具】
引證解釋

⒈ 指音樂、戲曲、歌曲等的調子。

宋王奕《酹江月·和辛稼軒<金陵賞心亭>》詞:“寧是商女當年,后來腔調,拍手《銅鞮曲》?!?br/>清李漁《閑情偶寄·詞曲上·音律》:“予生平最惡弋陽、四平等劇,見則趨而避之,但聞其搬演《西廂》,則樂觀恐后,何也?以其腔調雖惡而曲文未改,仍是完全不破之《西廂》?!?br/>《儒林外史》第六回:“一個吹簫,一個打鼓,在廳上滴滴打打的,總不成個腔調?!?br/>老舍《四世同堂》二四:“在八歲的時候,他已會唱好幾出整本的老生戲,而且腔調韻味極像譚叫天的?!?/span>

⒉ 指詩詞文章的聲律格調。

《朱子語類》卷七八:“古人作詩,只是説他心下所存事,説出來,人便將他詩來歌,其聲之清濁長短,各依他詩之語言,卻將律來調和其聲。今人卻先安排下腔調了,然后做語言去合腔子,豈不是倒了?”
清袁枚《隨園詩話補遺》卷六:“余以為詩文之作意用筆,如美人之髮膚巧笑,先天也;詩文之徵文用典,如美人之衣裳首飾;至於腔調涂澤,則又是美人之裹足穿耳,其功更后矣?!?br/>梁啟超《變法通議·論科舉》:“揣摩腔調,言類俳優(yōu)?!?/span>

⒊ 指說話的聲音、語氣;亦指人動作的模樣。

明吳石渠《綠牡丹·談心》:“兒曹,次第高,丟人眼梢,喬粧做許多般內家腔調。”
《紅樓夢》第八十回:“兩個人的腔調兒都夠使的了,別打量誰是儍子?!?br/>李劼人《天魔舞》第十章:“他立刻就認識得出來是朱樂生太太,尤其是那一口彭山腔調引人注意?!?br/>魏巍《祝福走向生活的人們》:“所謂嚴肅,請大家不要誤會是走路要邁八字步,雙手必需放在背后,說話要學什么‘首長’腔調?!?/span>

國語詞典

樂曲的聲律。

網絡解釋

腔調 (漢語詞語)

  • 腔調,指音樂、戲曲、歌曲等的調子;說話的聲音、語氣。見宋 王奕《酹江月·和辛稼軒<金陵賞心亭>》詞:“寧是商女當年,后來腔調,拍手《銅鞮曲》?!?/li>
  • 收藏 菜單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