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詞典 > 詞語
漢語詞語拼音 漢語解釋

菩提

拼音: pú tí
注音:ㄆㄨˊ ㄊ一ˊ
詞性: 名詞
結(jié)構(gòu): 其他
近義詞:
反義詞:
詞語解釋

菩提pútí

[梵Bodhi] 佛教音譯名,指覺悟的境界

【好工具】
引證解釋

⒈ 佛教名詞。梵文Bodhi的音譯。意譯“覺”、“智”、“道”等。佛教用以指豁然徹悟的境界,又指覺悟的智慧和覺悟的途徑。

《百喻經(jīng)·駝甕俱失喻》:“凡夫愚人,亦復(fù)如是,希心菩提,志求三乘。”
唐玄奘《大唐西域記·婆羅痆斯國》:“太子六年苦行,未證菩提。”
明陳汝元《金蓮記·郊遇》:“堪笑世人懵懂,不識菩提路徑?!?/span>

⒉ 樹名。即菩提樹。參見“菩提樹”。

唐封演《封氏聞見記·蜀無兔鴿》:“娑婆樹一名菩提,葉似白楊, 摩伽陀那國所獻也?!?br/>張長《潑水節(jié)·孔雀舞》:“你營巢吧,公社禮堂前面,是一棵枝葉茂盛的菩提?!?/span>

國語詞典

從污染迷惑中體悟四圣諦。梵語 bodhi的音譯。

網(wǎng)絡(luò)解釋

菩提 (佛教詞語)

  • “菩提”一詞是梵文Bodhi的音譯,意思是覺悟、智慧,用以指人忽如睡醒,豁然開悟,突入徹悟途徑,頓悟真理,達(dá)到超凡脫俗的境界等。
  • 菩提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證得了最后的光明的自性,也就是達(dá)到了涅槃的程度。涅槃對凡夫來講是人死了,實際上就是達(dá)到了無上菩提。
  • 梵語bodhi,巴利語同。意譯覺、智、知、道。廣義而言,乃斷絕世間煩惱而成就涅槃之智慧。即佛、緣覺、聲聞各于其果所得之覺智。此三種菩提中,以佛之菩提為無上究竟,故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譯作無上正等正覺、無上正遍智、無上正真道、無上菩提。
  • 收藏 菜單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