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農耕。
古代政府官員在春夏農忙季節(jié),巡行鄉(xiāng)間,勸課農桑,稱勸農。
官名。古代負責鼓勵督促農業(yè)生產(chǎn)的官吏。
⒈ 鼓勵農耕。
引《史記·孝文本紀》:“農,天下之本,務莫大焉。今勤身從事而有租稅之賦,是為本末者毋以異,其於勸農之道未備。”
《三國志·魏志·高堂隆傳》:“是以帝耕以勸農,后桑以成服,所以昭事上帝,告虔報施也?!?br/>鄭觀應《盛世危言·墾荒》:“中國伊古以來,以農桑為本,內治之道,首在勸農。”
⒉ 古代政府官員在春夏農忙季節(jié),巡行鄉(xiāng)間,勸課農桑,稱勸農。
引宋周密《癸辛雜識前集·吳興園圃》:“郡守每歲勸農還,必於此艤舟宴焉。”
元張壽卿《紅梨花》第三折:“我如今待要下鄉(xiāng)勸農去也,則怕那秀才上朝應舉去的忙,等不的我回來。”
⒊ 官名。古代負責鼓勵督促農業(yè)生產(chǎn)的官吏。參見“勸農使”。
引晉束晳《勸農賦》:“惟百里之置吏,各區(qū)別而異曹;考治民之賤職,美莫當乎勸農?!?/span>
鼓勵農民耕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