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詞典 > 詞語
漢語詞語拼音 漢語解釋

芒草

拼音: máng cǎo
注音:ㄇㄤˊ ㄘㄠˇ
詞性:
結構: 其他
近義詞:
反義詞:
詞語解釋
又名菵草﹑莽草。形狀像石楠而葉稀,有毒。產于我國中部﹑南部及西南等地。
引證解釋

⒈ 又名菵草、莽草。形狀像石楠而葉稀,有毒。產于我國中部、南部及西南等地。

《山海經·中山經》:“﹝葌山﹞有木焉,其狀如棠而赤葉,名曰芒草,可以毒魚?!?br/>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六·莽草》:“菵草、芒草、鼠莽。此物有毒,食之能令人迷罔,故名。山人以毒鼠,謂之鼠莽?!?/span>

國語詞典

植物名。禾本科芒屬,多年生草本。稈叢生,地下莖質硬,生須根。葉細長而尖,快利如刃,葉背有短毛分布,平行脈。秋天開穗狀花序。果實多纖毛,熟則飛散如絮。莖葉可葺屋頂,稈皮可編草鞋。

網絡解釋

芒草

  • 芒草(學名:Miscanthus)是各種芒屬植物的統(tǒng)稱,含有約15到20個物種,屬禾本科。原生于非洲與亞洲的亞熱帶與熱帶地區(qū)。
  • 其中一個物種中國芒(M. sinensis)的生長范圍延伸到了溫帶亞洲,包括日本與韓國。一部分高大的芒屬植物,如中國芒與巨芒(M. giganteus),被認為是一種非常有前景的能源作物,被應用來作能源作物,以生產生物燃料,主要為酒精。也有一些芒草培養(yǎng)用來作為觀賞植物。更多則以雜草的形式,都在野外或人工設施周圍生存。物種分布廣東,廣西,貴州,云南,西藏東南部,四川,湖南南部,江西南部,浙江南部,福建及臺灣;印度,東南亞經馬來西亞至菲律賓也有。
  • 收藏 菜單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