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澀kūsè
[be dull and heavy] 枯燥無味
文字枯澀
⒈ 亦作“枯澁”。 枯燥;呆滯。
引宋葉適《送葉任道教授之官靜江》詩:“嶺南梅花太枯澁,花豈喚人人底急。”
明梁辰魚《浣紗記·問疾》:“太宰,夜來去后,甚是枯澀。想是血少,多半要死?!?br/>朱自清《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這實在因為我們的心枯澀久了,變?yōu)榇嗳?。?br/>茅盾《一個女性》七:“她呻吟了一聲,慢慢地閉上她的枯澀的眼睛。”
⒉ 粗糙,不潤滑。
引宋李之儀《跋蔡君謨<荔枝帖>》:“君謨自少以能書得名,至老以作字為悅。然行筆遲,肉勝骨,而此帖乃反是。疑得之倉猝間,或粉紙枯澀,運筆不勝而然?!?/span>
⒊ 干燥苦澀。
引柳青《創(chuàng)業(yè)史》第一部第二二章:“茅草帶著枯澀味和塵土味,彌漫在枯草坪上。”
萬迪鶴《沒有準(zhǔn)備》:“他想喝口水潤潤枯澀的喉嚨,濕一濕那燒干了的嘴?!?/span>
⒋ 謂文思遲鈍。
引清冒襄《影梅庵憶語》:“區(qū)區(qū)淚筆,枯澀黯削,不能自傳其愛?!?br/>魯迅《書信集·致曹靖華》:“近來記性,竟大不如前,作文也常感枯澀,真令人氣惱。”
⒌ 指晦澀難懂的文題。
引清黃六鴻《福惠全書·典禮·賓興考試》:“勿出枯澁,以阻遏少年文機?!?/span>
⒍ 書法術(shù)語。指勁健斷續(xù)的枯筆。
引唐戴叔倫《懷素上人草書歌》:“忽為壯麗就枯澀,龍蛇騰盤獸屹立?!?/span>
枯燥生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