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儆戒jǐngjiè
[warn] 告誡人使注意改正缺點(diǎn)錯誤
⒈ 警戒;戒備;戒懼。
引《書·大禹謨》:“儆戒無虞,罔失法度,罔游于逸,罔淫于樂?!?br/>《三國志·吳志·孫權(quán)傳》:“夫法令之設(shè),欲以遏惡防邪,儆戒未然也。”
宋司馬光《進(jìn)<古文孝經(jīng)指解>表》:“府庫者祖宗之府庫,不可以賞非其功;法令者祖宗之法令,不可以罰非其罪:慎之重之,益自儆戒?!?br/>明張居正《宵夜勤政》詩:“世泰何曾忘儆戒,年豐猶自念寒飢?!?br/>郭沫若《棠棣之花》第五幕:“我希望你留著不死,把我兄弟的故事傳播出去,使天下后世的人曉得有我兄弟這樣一位英雄,也使天下后世的暴君污吏知道儆戒。”
警覺戒備?!稌?jīng).大禹謨》:「儆戒無虞,罔失法度。」也作「警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