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虛偽做作。
引《南史·梁紀(jì)下·元帝》:“性好矯飾,多猜忌……及武帝崩,祕喪逾年,乃發(fā)兇問,方刻檀為像,置于百福殿內(nèi),事之甚謹(jǐn)。朝夕進(jìn)蔬食,動靜必啟聞,跡其虛矯如此。”唐劉知幾《史通·載文》:“且漢代詞賦,雖云虛矯,自餘它文,大抵猶實。至於魏晉已下,則偽繆雷同?!?br/>郭沫若《謝陳代新》:“不要讓感情跑到了理智的前頭,不要強(qiáng)不知以為知。一切的虛矯、武斷、偷巧、模棱、詭辯、謾罵,都不是辦法?!?/span>
別人正在搜
騰訊云 新老同享118元/年 2核2G4M300G月流量
阿里云 新老同享99元/年 2核2G3M帶寬不限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