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指假托君命行事。制,制書。 《漢書·終軍傳》:“元鼎中,博士徐偃使行風俗。
引偃矯制,使膠東、魯國鼓鑄鹽鐵?!?br/>顏師古注:“矯,託也。託言受詔也?!?br/>《三國志·魏志·王肅傳》“董遇等,亦歷注經(jīng)傳” 裴松之注引三國魏魚豢《魏略》:“﹝建安﹞二十二年, 許中百官矯制, 遇雖不與謀,猶被録詣鄴,轉為冗散?!?br/>《新唐書·王無競傳》:“﹝無競﹞眨廣州,仇家矯制殺之?!?br/>清李漁《奈何天·焚券》:“只要我行權市義心無忝,怕甚么矯制開倉蹟可疑?!?/span>
⒉ 指假托君命之人。
引三國魏曹植《魏德論》:“蕩鬼區(qū)於白水,擒矯制於遐川?!?br/>趙幼文校注:“﹝矯制﹞謂宋建。《魏志·武帝紀》:‘初隴西宋建自稱河首平漢王,聚眾枹罕改元,置百官…… 夏侯淵自興國討之。冬十月屠枹罕,斬宋建,涼州平?!?/span>
假托朝命以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