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掎契”。指摘。
引《荀子·富國》:“有掎挈伺詐,權(quán)謀傾覆,以相顛倒,以靡敝之?!?br/>楊倞注:“掎摭其事,挈舉其過,伺候其罪,詐偽其辭?!?br/>《荀子·議兵》:“掎契司詐,權(quán)謀傾覆,未免盜兵也。”
楊倞注:“契,讀為‘挈’,持也。掎挈,猶言掎摭也。”
宋曾鞏《上歐陽學(xué)士第一書》:“及長,得執(zhí)事之文章,口誦而心記之,觀其根極理要,撥正邪僻,掎挈當世,張皇大中?!?/span>
⒉ 牽制。
引明王廷相《慎言·御民》:“善繼政者因之,故有所損益而民心不駭,有所變革而民信然。突然大變,掎挈於勢而為之者,昧道也,亂道也,儒之迫者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