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詞典 > 詞語
漢語詞語拼音 漢語解釋

北宋

拼音: běi sòng
注音:ㄅㄟˇ ㄙㄨㄥˋ
詞性:
結構: 其他
近義詞:
反義詞:
詞語解釋
朝代名。(西元960~1127)?宋太祖建隆元年至欽宗靖康二年,稱為”北宋”。
引證解釋

⒈ 朝代名。 宋太祖趙匡胤于公元960年建宋王朝,到欽宗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止,皆建都汴京 (今河南開封市 ),共歷九帝,統(tǒng)治一百六十七年,史稱北宋。

國語詞典

朝代名。(西元960~1127)?宋太祖建隆元年至欽宗靖康二年,稱為「北宋」。建都汴京,歷九帝、一百六十七年,分別與遼、西夏、吐番、大理等國為界,后為金所滅。國勢積弱不振,但文學、藝術成就極高。

網(wǎng)絡解釋

北宋 (中國歷史朝代)

  • 北宋(960—1127年)是中國歷史上繼五代十國之后的朝代,傳九位皇帝,享國167年。與南宋合稱宋朝,又稱兩宋,因皇室姓趙,也稱趙宋。
  • 顯德七年(960年),后周諸將發(fā)動陳橋兵變,擁立趙匡胤為帝,建立宋朝,定都東京開封府(河南開封),改元建隆。后通過杯酒釋兵權,將兵權與財政權集中于中央,避免了中晚唐藩鎮(zhèn)割據(jù)的亂象。但也導致宋朝與遼國、西夏、金國的戰(zhàn)爭中失利。靖康元年(1126年)發(fā)生靖康之難,次年被金國滅亡。
  • 北宋疆域東北以今海河、河北霸州、山西雁門關為界;西北以陜西橫山、甘肅東部、青海湟水為界;西南以岷山、大渡河為界。宋神宗時通過熙河開邊收復河湟,宋徽宗時期于青海北部置隴右都護府,并重金贖回幽云七州。
  • 宋朝政治體制大體沿襲唐朝,采用分化事權方式,宰相職位由多人擔任,還實行官銜與實際職務分離的官吏任用制度,這些對維護國家統(tǒng)一,起了重要的作用,也造成了“積貧積弱”的局面。
  • 有人認為北宋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經(jīng)濟文化最繁榮的時代,儒學得到復興,科技發(fā)展突飛猛進,政治也較開明,經(jīng)濟文化繁榮。咸平三年(1000年)GDP為265.5億美元,占據(jù)世界比重的22.7%,人均GDP為450美元,超過當時西歐的400美元。北宋時期,因推廣占城稻,人口從太平興國五年(980年)的3710萬迅速增至宣和六年(1124年)的12600萬。
  • 北宋時期對外關系在唐朝的基礎上進一步發(fā)展,在東亞同朝鮮和日本關系交流密切,在東南亞同越南和印尼也加強了聯(lián)系,同時還影響到了西亞和非洲。
  • 收藏 菜單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