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詞典 > 詞語
漢語詞語拼音 漢語解釋

簠簋不飾

拼音: fǔ guǐ bú shì
注音:ㄈㄨˇ ㄍㄨㄟˇ ㄅㄨˋ ㄕˋ
詞性: 成語
結(jié)構(gòu): 其他
反義詞:
詞語解釋
對做官不廉正者的一種婉轉(zhuǎn)的說法。不飾﹐不整飭。
引證解釋

⒈ 對做官不廉正者的一種婉轉(zhuǎn)的說法。不飾,不整飭。

《漢書·賈誼傳》:“古者大臣有坐不廉而廢者,不謂不廉,曰‘簠簋不飾’。”
亦作“簠簋不脩”、“簠簋不飭”。 唐顏真卿《贈司空上柱國隴西郡開國公李公神道碑》:“公下車,召人吏告之曰:‘官吏有簠簋不脩者……未至前一無所問,而今而后,義不相容。’”
《續(xù)資治通鑒·元成宗大德三年》:“樞密臣受人玉帶,徵贓不敘,御史言法太輕, 博果密曰:‘禮,大臣貪墨,惟曰簠簋不飭。若加笞辱,非刑不上大夫之意也?!?/span>

國語詞典

比喻做官不廉潔?!稘h書.卷四八.賈誼傳》:「古者大臣有坐不廉而廢者,不謂不廉,曰:『簠簋不飾』?!挂沧鳌负咉伙啞?。

網(wǎng)絡(luò)解釋

簠簋不飾

  • 簠簋不飾(fǔ guǐ bù shì)
  • 【解釋】:簠簋:古代的食器、祭器;不飾:不整齊。指為官不清正廉潔的人。
  • 【出處】:東漢·班固《漢書·賈誼傳》:“古者大臣有坐不廉而廢者,不謂不廉,曰‘簠簋不飾’?!?/li>
  • 【事例】:沙老先生就有什么~處,也須明正其罪,朝廷從無此拳足相加之法。 ★清·名教中人《好逑傳》第二回
  • 收藏 菜單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