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斧斤fǔjīn
[axe] 各種斧子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自以為得其實(shí)。——宋·蘇軾《石鐘山記》
【】⒈ 亦作“斧釿”。
⒉ 泛指各種斧子。
引《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時(shí)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
北齊劉晝《新論·言苑》:“倕無斧釿,不能善斵。”
唐杜甫《枯棕》詩(shī):“交橫集斧斤,凋喪先蒲柳?!?br/>清紀(jì)昀《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志三》:“不需梁柱之材,故斧斤不至?!?br/>瞿秋白《餓鄉(xiāng)紀(jì)程》十六:“然而又未嘗聞斧斤之聲而有絲毫轉(zhuǎn)側(cè)。”
《宋史·劇可久傳》:“刑法者,御人之銜勒,救弊之斧斤。”
⒊ 以斧子修削。亦喻指過分雕琢。
引明李東陽《桂巖書院為戴給事銑題》詩(shī):“妙質(zhì)歸陶冶,良材謝斧斤?!?br/>清唐孫華《閑居寫懷》詩(shī)之七:“大巧謝雕琢,神運(yùn)非斧斤?!?/span>
斤,刀。斧斤指刀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