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詞典 > 詞語
漢語詞語拼音 漢語解釋

泥鰍

拼音: ní qiū
注音:ㄋ一ˊ ㄑ一ㄡ
詞性:
結(jié)構(gòu): 其他
近義詞:
反義詞:
詞語解釋

泥鰍níqiu

[loach] 與鯉科魚類近緣,但外形和習(xí)性與鲇類魚相似,身體圓柱形,尾端側(cè)扁,鱗小,有粘液,背部黑色,有斑點(diǎn),腹面白色或灰色。頭小而尖,嘴有須五對。常生活在河湖、池沼、水田等處,潛伏泥中

()
引證解釋

⒈ 亦作“泥鰍”。魚名。體圓柱形,尾端側(cè)扁,有黏液。黃褐色,有不規(guī)則黑色斑點(diǎn)??谛。煊许毼鍖?。常生活在河湖、池沼、水田等處,潛伏泥中。肉可供食用。

宋梅堯臣《江鄰幾饌鰍》詩:“泥鰌魚之下,曾不享嘉賓。”
浩然《艷陽天》第一〇四章:“﹝小清﹞說著,像一條泥鰍,從五嬸的手下溜出去了?!?/span>

國語詞典

動物名。溫帶淡水魚類。體形圓長,腹部扁平,背部蒼黑色,腹部淡褐色或灰黃色,用腸管吸氣,肛門排氣。全身無鱗片,黏滑難捉。分布廣泛,種類亦多,共有十余種。

網(wǎng)絡(luò)解釋

泥鰍 (動物)

  • 泥鰍(學(xué)名: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屬鰍科。形體小,細(xì)長,只有三、四寸。且它體形圓,身短,皮下有小鱗片,顏色青黑,渾身沾滿了自身的粘液,因而滑膩無法握住。前段略呈圓筒形。后部側(cè)扁,腹部圓,頭小、口小、下位,馬蹄形。眼小,無眼下刺。須5對。鱗極其細(xì)小,圓形,埋于皮下。體背部及兩側(cè)灰黑色,全體有許多小的黑斑點(diǎn),頭部和各鰭上亦有許多黑色斑點(diǎn),背鰭和尾鰭膜上的斑點(diǎn)排列成行,尾柄基部有一明顯的黑斑。其他各鰭灰白色。泥鰍廣泛分布于亞洲沿岸的中國、日本、朝鮮、俄羅斯及印度等地。在中國分布各地。南方分布較多,北方不常見。全年都可采收,夏季最多,泥鰍捕捉后,可鮮用或烘干用??墒秤?、入藥。泥鰍被稱為“水中之參”,生活在湖池,是營養(yǎng)價值很高的一種魚,它和其它的魚不相同,無論外表,體形,生活習(xí)性都不同,是一種特殊的鰍類。
  • 收藏 菜單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