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洪大;廣大。
引《文選·司馬相如<封禪文>》:“湛恩厖鴻,易豐也?!?br/>李善注:“厖、鴻,皆大也。言湛恩廣大,易可豐厚也?!?br/>一本作“厖洪”。 唐劉禹錫《汴州鄭門(mén)新亭記》:“人人驛其聲而吟之,始乎諓諓而成乎厖鴻。”
⒉ 高大。
⒊ 指宇宙形成前的混沌狀態(tài),含渾然廣大之意。
引《文選·張衡<思玄賦>》:“踰厖鴻於宕冥兮,貫倒景而高厲?!?br/>舊注:“厖鴻宕冥,皆天之高氣也?!?br/>參見(jiàn)“厖澒”。 《后漢書(shū)·天文志上》“言其時(shí)星辰之變,表象之應(yīng),以顯天戒,明王事焉” 劉昭注引漢張衡《靈憲》:“故道志之言云:‘有物渾成,先天地生?!錃怏w固未可得而形,其遲速固未可得而紀(jì)也。如是者又永久焉,斯為厖鴻,蓋乃道之干也?!?/span>